19. 第 19 章 筒子楼里唯……(2 / 2)

但乔秋生却和绝大部分师傅不一样,平时在工厂里,对于两个徒弟几乎都是公事公办的,该教他们的时候就教他们,其他时候很少把他们叫到跟前来,更别说下了班之后还要把徒弟当成免费劳动力使用了。

按理说他对徒弟这么好,徒弟本应该高兴才是,但恰恰相反,两个徒弟反而不安呢,师傅对他们这么冷淡,他们他们只会怀疑自己做的不好,让师傅不喜欢,以后不会把最重要的手艺交给他们。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要想会,跟师傅睡。”只有经常跟师傅吃住睡都在一起,拉近关系,让师傅重视你,更进一步要是能跟师傅的家庭也培养出感情,让师傅把你当成自己人,到时候传艺的时候自然会尽心尽力。

这样的想法就是当下做徒弟的最普遍的想法,做徒弟的都觉得这当师傅的要是把私事都交给他们去做,就是亲近重视了。

而这次乔秋生这个师傅终于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了,而且还是家里的事情,他们自觉这是跟师傅的关系终于拉近了,师傅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看了,这才愿意把这样的事情托付给他们。

这会儿师娘更是发话,等师傅回来会在师傅面前提他们的,于是两个徒弟恨不得一天过来乔家这边八百遍,早上去厂里上班的时候要过来看看师娘这有没有事要帮忙,中午下了班还要再过来一趟,等到晚上的那一趟更是少不了。

而自己在上班的时候,还交代家里的人平时也没事过去多看看,千万不能让师娘在师傅不在家的时候被人欺负了。

至于这样会不会太过狗腿显得没有骨气王义跟李富贵压根就不在意。

别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四级工一个是五级工,在厂里也算是核心的一批工人,放在一些小厂子里都能独挡一面了,可是要知道,就算是七级工离八级工也有一道天堑,没个七八年十几年的功夫根本跨不过去,一辈子就卡在七级工这个位置上也不是没可能的。

而他们两个要是没有师傅指点,那还得有个一二十年的路要走呢,现在有了一个八级工的师傅,那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指不定明年就能升一级了

而且他们也是见过厂里有的八级工将七级工训的跟孙子一样的,就这样七级工还得对着八级工的师傅陪笑脸呢,而这会儿他们对师娘狗腿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别人想狗腿还没有这个机会呢,当时他们可是费尽千辛万苦,日夜努力练习,这才从那么多人中被选中当徒弟的,那些没比得上他们两个的人,这会儿还在后悔呢。

筒子楼里的人都知道乔家父子俩都出差去了,家里就剩下乔竹芳和何英英婆媳两个带着一个孩子了,所以对于王义和李富贵这两个徒弟经常过来也没有觉得奇怪,师傅不在家,做徒弟的肯定是得多帮着照顾照顾师傅家里的。

白天乔嘉嘉去幼儿园上学,何英英和乔竹芳一个去钢铁厂上班,一个去街道办上班,家里只是锁着门,但一个人都没有,乔家又是在一楼,比起楼上的邻居,的确是不怎么安全,容易被偷。

不过晴天白日的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家里锁着门,乔秋生两个徒弟的家里人也经常会过来看看,周围也有邻居,虽然乔竹芳和何英英婆媳俩都不在家,但也不怕什么小偷敢来。

“是英英的大哥,二哥呀,你们来了,快坐快坐,我先去送嘉嘉上幼儿园了,你们就先进去跟英英聊吧。”乔竹芳牵着孙女的手一边出门一边说道。

而乔嘉嘉看到两个舅舅来了,也很乖地打招呼道“大舅舅好,二舅舅好,我去上学了。”

“嗯,快去上学吧,别耽搁了。”何大哥对着外甥女说道。

何英英刚刚正在屋里梳头发,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草草地把头发扎起来出了房间,“大哥二哥你们来啦我还以为得等两天呢。”

“我们哪里等得及呀,一收到你让人捎的信就立马赶过来了。英英,那招工的消息作得准不”

“当然做的准,是和平他爸亲口说的,再过两天估计外面公告栏上就该贴了。”何英英一边去拿暖瓶给大哥二哥倒水一边回答道。

“不用倒水,不用倒水,我们不渴。继续说这个招工的事吧那个我跟你二哥还有爸妈都商量过了,只要这招工的消息是真的,肯定是要让成文还有成梁过来报名的,怎么着也不能让他们再跟着我们在地里刨食。”

何成文是何大哥的大儿子,何成梁是何二哥的大儿子,两个人现在都在镇上上初中。

而何英英听到大哥的话则是有些疑惑的说道“成梁满十六岁了吗那个这个工厂的招工是要十六周岁到三十五周岁才能报名的,成梁不是才十四吗”

她记得二哥家的成梁是比大哥家的成文晚了四年出生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成文现在十八岁,那成梁就应该是十四岁啊

何二哥听到这话解释道“成梁他出生的时间有点巧,当时是过年前出生的,出生算一岁,然后把第二个新年又比去年过年的时间早,这还没到他一岁生日呢,他就已经过了两个年,等到了他一岁的时候,可不就算是虚三岁当时报户口的时候就这么报了,结果这还巧了不是现在他户口上是满十六了。”

“但成梁还是个孩子呢,才十四岁就进厂当工人,他身体吃得消吗”何英英有些担忧,国家法律规定十八岁才成年呢,十六岁算是半个大人可以进厂工作,可这十四岁还是个小孩儿呢,让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当工人,何英英觉得这样有些太辛苦了。

但是何二哥却完全不在意,他说道“怎么吃不消,当工人再累也总比下地干活轻松,再过一年等明年他就上完初中了,也该回家跟着我们一起上工了,那上工的强度可不比当工人轻呀,而且日子还苦,还不如进厂当工人呢,以后能端铁饭碗吃国家粮。

这次我要是因为心疼他不让他报名,那才是我这个当爹的害他呢。之前上面政策都不给咱们乡下户口的进城,好不容易放宽标准,招工的时候农村户口也能报名了,错过这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等到下次。”

看着小妹还是有些担忧的神色,何二哥又道“这几年你这个做姑姑的可没少往家里送各种好吃的,成梁他营养足着呢,你看他那一米七多的个子,看起来跟十六岁的人没啥两样,指不定那些比他大两岁的人还没他看着健壮呢。”

何家人个子都高,何英英她自己都一米七呢,何大哥跟何二哥两个人都是接近一米八的大高个,何成梁十四岁就长到了一米七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何大哥也沉声说道“你二哥说的对,这次招工是个好机会,要是错过这次就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等到下次了。

刚建国那会儿你跟和平也劝着我们也跟你们一起进城工作当工人,但我们当时习惯了地里刨食,没什么见识,担心城里还会继续打仗,没村里安全,就没敢跟你们一起去,错过了当工人端铁饭碗的机会。

等过了几年想当工人都没机会了,城里开始不招乡下户口的了,我跟你二哥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次不管怎么样也得让成文和成梁都去报名,要是能当上,以后他们的前途也就稳着了,家里的条件也能好一些,前两年苦一点不算事儿。”

何英英听到这里,点头说道“好,既然你们决定了,那就让他们两个到时候一起过来报名吧。这会儿公告还没贴,应该再等三四天就会贴了,过几天你让他们再过来,到时候我带着他们过去报名。

你们放心,这次招工的人数很多,就算最后真的没进去钢铁厂,再去外面的其他小工厂蹲一蹲也行,这段时间不少工厂都在招工,成文跟成梁都识字,肯定能被招上的。”

何大哥跟何二哥听到这话放心地笑了“嗯,到时候我让他们勤过来几趟,就麻烦你这个当姑姑的帮忙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我可是他们的姑姑”何英英摆了摆手说道。

何大哥跟何二哥这会儿也是第一次由衷的觉得送几个孩子去上学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成文跟成梁都没有上学,这次招工就跟他们是直接擦肩而过了。当然,何大哥跟何二哥也有些许的后悔,之前村里开展扫盲的时候,他们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以后肯定也当不成工人,所以也就没有认真学,到现在也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

要是当时他们认真学了,这会儿说不定他们两个也能去报名了,他们两个年纪是符合的,都不超过三十五呢。

不过现在的结果已经很好了,好歹有两个孩子能进城当工人吃商品粮,也不枉他们咬着牙挤出钱送他们上学。

接下来何英英又跟大哥二哥聊了好一会儿关于钢铁厂的事情,让他们对钢铁厂多些了解。

她还准备着等大哥二哥回去的时候,让他们带几本跟技术有关的书回去,让成文和成梁在家多看看,虽然招工的标准是乡下户口只要识字就行,但这要是懂得多了,这进厂分配的时候不就能分配的好一点的工作了吗

“和平他媳妇,你快出来,刚刚幼儿园那边的老师让人捎了口信来,你家闺女在幼儿园带头打架呢,把人家孩子打伤了,老师让家长快过去。”门外一个邻居一边敲门一边大声喊道。,